首页 >> 生活 >

当前基孔肯雅热症状起源于哪里

2025-08-13 12:32:02 来源: 用户: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该病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亚被发现,随后在非洲、亚洲及美洲等地多次暴发。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5年8月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基孔肯雅热病例主要集中在广东、云南等南方省份,多为输入性病例,与境外旅行者带回病毒有关。

症状主要包括突发高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等,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长期关节疼痛。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频繁,我国输入性病例有所增加,但本地传播风险较低。

为防控疫情,相关部门加强了口岸检疫和监测力度,并提醒公众注意防蚊措施,尤其在高温多雨季节减少蚊虫滋生环境。2025年8月数据显示,全国基孔肯雅热报告病例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5%,表明防控措施初见成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