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竹记翻译及原文】一、
《养竹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描写作者在永州种植竹子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高品格的追求。全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在贬谪生活中的精神寄托。
本文将提供《养竹记》的原文,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思想内涵。同时,通过表格形式对原文与译文进行对照,便于查阅与学习。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养竹记 | 《养竹记》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余谪居永州,得幽篁一丛,竹之异者也。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我被贬到永州,在那里发现了一丛幽静的竹子,是一种特别的竹子。 |
予爱其清而劲,不为风雪所屈,遂植之于庭,以自娱。 | 我喜爱它清雅而坚韧,不因风雪而低头,于是把它种在庭院中,以自得其乐。 |
或曰:“竹之性柔,不宜久处,恐其枯。” | 有人对我说:“竹子的本性柔软,不适合长久生长,恐怕会干枯。” |
予笑而不答,但益加爱护,日夕观之。 | 我笑着没有回答,只是更加爱护它,早晚都去观察。 |
逾岁,竹益茂,枝叶扶疏,若有所待。 | 过了一年,竹子更加茂盛,枝叶繁密,仿佛有所期待。 |
予以竹自比,虽处穷困,志不改。 | 我以竹自比,即使身处困境,志向也不改变。 |
吾尝谓:君子之德,如竹之节;不折不挠,守其本心。 | 我曾说:君子的品德,就像竹子的节一样;不折不挠,坚守本心。 |
故吾养竹,非徒悦目,实以自励也。 | 所以我养竹,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更是为了自我激励。 |
三、文章主旨总结
《养竹记》是一篇借物抒怀的散文,作者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在逆境中坚持操守、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文中“竹”象征着正直、坚韧、不屈的精神,作者借竹言志,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四、结语
《养竹记》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阅读此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更能体会到他在人生低谷中依然保持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