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在目是什么意思】“赫然在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事物或现象非常显眼、突出,让人一眼就能看到。这个成语多用于书面语中,带有较强的书面色彩和正式感。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赫然在目 |
拼音 | hè rán zài mù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其言之甚切,虽未尽善,而足以警世。观者皆曰:‘此言赫然在目,不可忽也。’” |
释义 | 形容事物非常显眼、突出,引人注目,使人无法忽视。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事件、文字、画面等非常醒目。 |
近义词 | 显而易见、触目惊心、引人注目 |
反义词 | 隐而不露、若隐若现、默默无闻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新闻报道 | 这起重大事故的调查结果赫然在目,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
文学作品 | 她的罪行在法庭上赫然在目,令人震惊。 |
视觉画面 | 那幅画中的红色大字赫然在目,极具视觉冲击力。 |
三、常见误区
1. 误用为“显眼”
“赫然在目”强调的是“显眼到让人无法忽视”,而不仅仅是“显眼”,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是否恰当。
2. 口语中较少使用
由于该成语较为书面化,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更适合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
3. 与“赫然纸上”混淆
“赫然在目”与“赫然纸上”意思相近,但“赫然纸上”更强调文字内容被清晰地写在纸上,而“赫然在目”则更广泛,可用于任何可看见的事物。
四、总结
“赫然在目”是一个具有较强表现力的成语,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现象非常显眼、突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它适用于新闻、文学、艺术等多种场合,尤其适合需要强调视觉效果或心理冲击的语境。正确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