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处潇潇雨歇全诗的介绍】“凭栏处潇潇雨歇”出自南宋著名词人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这首词以豪迈悲壮的笔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敌人的愤恨以及收复河山的坚定决心。其中“凭栏处潇潇雨歇”一句,描绘了词人在登高远望时,风雨刚刚停歇的场景,寓意着内心的激荡与沉思。
一、诗歌背景简介
- 作者:岳飞(1103—1142),字鹏举,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
- 作品:《满江红·写怀》
- 创作时间:约1136年左右,即岳飞北伐期间。
- 主题:爱国情怀、壮志未酬、忧国忧民。
- 风格:豪放激昂,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二、关键词解析
关键词 | 含义说明 |
凭栏 | 指站在栏杆旁,常用来表示登高远望或沉思。 |
潇潇雨歇 | 形容雨声渐歇,环境安静下来,象征情绪的转变或思考的开始。 |
全诗 | 指《满江红·写怀》整首词,共93字,结构紧凑,情感浓烈。 |
三、全诗内容节选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四、艺术特色总结
特色项 | 内容说明 |
情感强烈 | 通过“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等描写,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
意象鲜明 | “潇潇雨歇”“云和月”等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苍凉、肃穆的氛围。 |
结构严谨 | 全词层次分明,从抒情到叙事,再到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
语言凝练 | 短句多用,节奏感强,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
五、历史评价与影响
- 文学价值:《满江红》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巅峰之作,是爱国主义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 文化意义:其精神激励了无数后人,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 现代影响: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并在影视、音乐、教育等多个领域中被引用和改编。
六、结语
“凭栏处潇潇雨歇”不仅是一句优美的诗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象征。它承载着岳飞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追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深沉而坚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