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曳屣怎么读】“负箧曳屣”是一个较为文言的词语,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描述的是一个人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的样子,多用于形容读书人勤苦求学的情景。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并读准这个词语,以下是对“负箧曳屣”的详细解析。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负 | fù | 背着、承担 |
箧 | qiè | 箱子,多指书箱 |
曳 | yè | 拉、拖 |
屣 | xǐ | 鞋子,古代的一种鞋 |
整体意思: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形容艰苦地奔波于求学之路。
二、词语来源
“负箧曳屣”出自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中有:“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这段文字讲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艰辛,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三、发音与书写
字 | 拼音 | 声调 | 注音 |
负 | fù | 四声 | ㄈㄨˋ |
箧 | qiè | 四声 | ㄑㄧㄝˋ |
曳 | yè | 四声 | ㄧㄝˋ |
屣 | xǐ | 三声 | ㄒㄧˇ |
注意:在现代汉语中,“曳屣”中的“屣”字较为少见,常被误读为“xī”,但正确读音是“xǐ”。
四、使用场景
- 文言文阅读
- 古代文学赏析
- 教育类文章或演讲中,用来强调学习的艰苦与坚持
五、总结
“负箧曳屣”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词汇,形象地描绘了古人勤奋求学、不畏艰难的形象。正确读音为 fù qiè yè xǐ,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文学和教育领域仍有重要价值。了解这个词不仅有助于提升语文素养,也能让人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学子的刻苦精神。
如需进一步了解“负箧曳屣”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可参考《送东阳马生序》等经典古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