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不欺的意思是什么】“暗室不欺”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独自一人时也能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心和原则的事情。这个成语强调的是个人的内在修养与自我约束能力,是一种高尚的品德体现。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暗室不欺 |
拼音 | àn shì bù qī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为人,其心不欺于暗室。” |
含义 | 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欺骗或违背良心的事,强调自律与诚信。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他人的道德品质,也可自勉。 |
近义词 | 表里如一、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口是心非、表里不一 |
二、成语解析
“暗室”指的是光线不足、无人注意的房间;“不欺”即不欺骗、不隐瞒。合起来就是:即使在黑暗中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不做欺骗他人或违背自己良知的事情。
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内心的诚实与自律,而不是外在的监督。它不仅适用于日常行为,也常用来形容在重大抉择面前仍能坚持正义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工作场合 | 他虽然没有人在场,但依然认真完成工作,真正做到“暗室不欺”。 |
学校生活 | 老师不在时,他仍然自觉遵守纪律,体现出良好的自律精神。 |
个人修养 | 一个人是否“暗室不欺”,往往能看出他的真实品格。 |
四、总结
“暗室不欺”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对“诚”与“信”的高度重视。它不仅是对他人的赞美,更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要求。在现代社会,面对各种诱惑与挑战,保持“暗室不欺”的精神,尤为重要。
通过了解和践行这一成语的精神,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准,塑造更加正直、可靠的人格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