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袖分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断袖分桃”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男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尤其指同性之间的情感。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两个典故,分别出自《汉书》和《韩子》,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
“断袖分桃”是两个典故的合称:
- 断袖:出自西汉时期,讲的是汉哀帝与宠臣董贤的故事。汉哀帝为了不惊醒熟睡的董贤,竟然剪断自己的衣袖,以示对董贤的宠爱。
- 分桃:出自战国时期,讲的是齐桓公与男宠易牙之间的故事。易牙为了让齐桓公吃自己做的饭,故意把桃子分成两半,一半给齐桓公,一半自己吃,以此表达忠诚与爱意。
这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古代君王与男性宠臣之间超越寻常的亲密关系,后来被引申为同性恋或男性之间深厚情感的象征。
二、表格展示
成语 | 来源 | 故事内容 | 含义/用法 | 文化背景 |
断袖 | 《汉书·董贤传》 | 汉哀帝与董贤情深,为不惊醒董贤,剪断衣袖。 | 形容帝王对宠臣的宠爱 | 西汉时期,帝王与近臣间的亲密关系 |
分桃 | 《韩非子·说难》 | 齐桓公与易牙,易牙将桃子分一半给齐桓公,表达忠诚。 | 表达忠心与深情 | 战国时期,君主与男宠的情感象征 |
三、结语
“断袖分桃”不仅是历史典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一些特殊的人际关系。虽然这些故事多带有宫廷色彩,但它们在文学和文化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世描写同性情感的重要意象。如今,“断袖分桃”更多地用于文学作品中,表达一种深情厚谊或隐晦的同性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