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项令董宣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强项令董宣》是出自《后汉书·董宣传》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官员董宣的事迹。董宣曾任洛阳令,以执法严明、不惧权势著称。文中通过“强项令”这一称号,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特点。故事中,董宣因拒绝向公主低头而被贬官,但最终因其清廉正直赢得了百姓和朝廷的认可。
本文不仅展现了董宣个人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官的推崇与尊重。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对正义的坚守。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董宣,字少平,南阳人也。 | 董宣,字少平,是南阳人。 |
为洛阳令,未到官,道逢公主,从者夺人牛,宣收系之。 | 他担任洛阳令时,还未上任,途中遇到公主,随从抢了别人的牛,董宣将他们拘捕起来。 |
公主怒,诏宣,宣不谒,乃遣人召之。 | 公主大怒,下诏召见董宣,董宣没有去朝见,于是派人把他叫来。 |
宣至,公主曰:“强项令,何得无礼?” | 董宣来到后,公主说:“你这‘强项令’,怎么如此无礼?” |
宣曰:“天子使臣为洛阳令,不为公主。” | 董宣回答:“天子让我做洛阳令,并不是为了公主。” |
公主曰:“吾自先帝赐我,今欲夺之,岂有此理?” | 公主说:“我从先帝那里得到这份恩赐,现在要收回,难道有什么道理吗?” |
宣曰:“陛下不以臣为不肖,使守洛阳,洛阳之政,非公主所宜干也。” | 董宣说:“陛下不认为我不贤能,让我治理洛阳,洛阳的政务,不是公主可以干预的。” |
公主恚,乃奏之。 | 公主愤怒,于是上奏皇帝。 |
帝大怒,召宣,欲加刑。 | 皇帝非常生气,召见董宣,想要施以刑罚。 |
宣曰:“臣死,天下必以为陛下纵恶,害良民。” | 董宣说:“我死了,天下人一定会认为陛下放纵恶人,残害良民。” |
帝乃止,免其官。 | 皇帝于是停止,罢免了他的官职。 |
后数年,复征为御史中丞。 | 几年后,又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
宣为人,廉慎,不事产业,家无余财。 | 董宣为人廉洁谨慎,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
京师号之曰“强项令”。 | 都城中称他为“强项令”。 |
三、结语
《强项令董宣》通过简短的文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敢于坚持原则、不屈服于权贵的清官形象。他的行为虽然在当时引起争议,但也彰显了儒家“正直无私”的精神。这篇文章不仅是历史记载,更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典范,值得后人学习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