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况的资料简介】顾况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文学家,其作品风格独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在诗歌创作上有所建树,还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人物。以下是对顾况的简要介绍与相关资料汇总。
一、顾况简介
顾况(约727年-约815年),字逋翁,号“华阳真逸”,祖籍浙江吴兴(今湖州),后迁居长安。他是唐代中期的重要文人,以诗风诙谐幽默、语言通俗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带有讽刺意味,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顾况早年科举不第,后来因才华横溢,被朝廷重用,曾任校书郎、翰林待制等职。他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使其成为唐代文化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二、顾况主要资料汇总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顾况 |
字 | 逋翁 |
号 | 华阳真逸 |
出生年份 | 约727年 |
去世年份 | 约815年 |
籍贯 | 浙江吴兴(今湖州) |
活动时期 | 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后) |
职业 | 诗人、画家、文学家 |
代表作品 | 《悲歌行》《宫词》《赠李协律》等 |
文学风格 | 诙谐幽默、语言通俗、讽刺现实 |
官职 | 校书郎、翰林待制 |
影响 | 对后世文人影响较大,尤其在诗歌创作中体现明显 |
三、顾况的文学成就
顾况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抒情之作,也有讽喻时政的作品。他的诗风不同于当时主流的典雅风格,而是更贴近民间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例如,《悲歌行》通过描绘个人遭遇,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宫词》则以宫廷为背景,揭示权贵生活的奢靡与虚伪。
此外,顾况还擅长绘画,尤以山水画见长,虽未留下大量画作,但其艺术思想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有一定启发作用。
四、总结
顾况是唐代一位极具个性的文人,他的诗歌和艺术成就在当时独树一帜。他不仅以文字表达情感与思想,也通过绘画传达审美与哲思。尽管历史记载有限,但从现存作品和后人评价中可以看出,顾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文化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