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拿来主义教案

2025-09-09 15:13:42

问题描述:

拿来主义教案,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9 15:13:42

拿来主义教案】一、教学目标总结

《拿来主义》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通过“拿来主义”的主张,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态度,提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并思考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 重点 难点
文章背景 了解鲁迅写作的时代背景及思想立场 理解“送去主义”与“送来主义”的区别
论证结构 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比喻、类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思想内涵 理解“拿来主义”的核心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合现实,思考如何实践“拿来主义”
写作特点 学习鲁迅犀利、讽刺的语言风格 感受语言背后的思想深度

三、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环节

通过提问“你是否遇到过对外国文化盲目崇拜或完全排斥的现象?”引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 文本阅读与分析

- 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结构。

- 品读关键语句,如“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分组讨论:“送去主义”与“送来主义”有何不同?为什么作者反对这两种态度?

3. 课堂讨论

-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拿来主义”的应用。

- 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持文化自信。

4. 总结提升

- 回顾文章主旨,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独立思考,理性对待外来文化。

四、教学反思与建议

- 优点:通过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作者观点;结合生活实例,增强课堂互动性。

- 不足:部分学生对鲁迅的语言风格不适应,需加强语言赏析训练。

- 建议:可引入更多当代案例,如网络文化、影视作品等,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理解力。

五、板书设计(简要)

```

拿来主义

——鲁迅

一、提出问题: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二、分析问题:

1. 送去主义(盲目送)

2. 送来主义(被动接受)

三、解决问题:拿来主义(主动选择)

核心观点: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六、作业布置

1. 摘抄文中具有启发性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理解。

2. 以“我眼中的‘拿来主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

结语

《拿来主义》不仅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文章,更是一种面对文化冲突时应有的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在开放中保持独立,在借鉴中不忘传统。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