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满志是什么意思】“踌躇满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和期待,但又因为某些原因而犹豫不决。这个成语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人在追求目标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踌躇满志 |
拼音 | chóu chú mǎn zhì |
出处 |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𬴃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后世引申) |
含义 | 形容人对事情充满信心和期望,但因顾虑重重而犹豫不决。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重大决策或挑战时的心理状态。 |
近义词 | 犹豫不决、心存疑虑、举棋不定 |
反义词 | 当机立断、果断勇敢、毫不犹豫 |
二、成语详解
“踌躇”意为迟疑、徘徊;“满志”则是指心中有志向、有抱负。结合起来,“踌躇满志”字面上是“在满怀志向的同时却犹豫不决”。这种状态常见于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面对重要选择时,虽然内心充满热情,但又担心失败、后果或不确定因素,从而产生内心的挣扎。
例如,一个年轻人准备创业,他心中充满梦想和激情,但同时也担心资金不足、市场风险等问题,这种心理状态就是“踌躇满志”。
三、使用建议
- 适用对象:适用于描述有理想、有抱负但内心有所顾虑的人。
- 语气色彩:略带无奈或矛盾,表达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
- 避免误用:不要将“踌躇满志”与“踌躇不前”混淆,后者更偏向于缺乏动力和行动力。
四、总结
“踌躇满志”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它揭示了人类在追求理想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状态——既满怀希望,又充满疑虑。这种矛盾的心理,恰恰体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选择时的“踌躇满志”,其实也是一种成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