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甘拜下风】“甘拜下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自愿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心服口服地表示臣服或敬佩。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竞争、较量或比较中,一方主动认输或表示佩服对方。
一、成语释义
- 出处: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侯使郤乞告于秦曰:‘……吾子其亦有以利秦乎?’秦穆公曰:‘我之怀矣,与子同好。’于是秦穆公遂与晋侯盟于河阳。”后来演变为“甘拜下风”,意指甘愿居于下位,表示敬服。
- 含义:形容心甘情愿地承认自己不如他人,表示佩服或臣服。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表达对他人能力的认可。
二、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示例 |
比赛或竞争后 | 在比赛中输了,他甘拜下风,表示对对手的敬佩。 |
对他人能力的肯定 | 他对技术的掌握让大家都甘拜下风。 |
表达谦逊态度 | 虽然成绩优异,但他仍甘拜下风,虚心学习。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自叹不如、俯首称臣 |
反义词 | 自以为是、趾高气昂、目中无人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甘拜下风”强调的是主动认输或佩服,而非被动接受。
- 不宜用于贬义语境,否则可能显得不尊重。
- 多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日常对话中可适当简化为“服了”或“认输”。
五、总结
“甘拜下风”是一个表达敬佩与谦逊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在面对强于自己的人时,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胸怀。正确使用该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的表达力,也能展现良好的沟通态度。
成语 | 甘拜下风 |
含义 | 心甘情愿地承认不如别人,表示佩服或臣服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心悦诚服、自叹不如 |
反义词 | 自以为是、趾高气昂 |
注意事项 | 强调主动认输,避免贬义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