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沆砀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5-04-06 12:25:27来源:
导读 “沆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通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的拼音是 hàng dàng,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典文学中有特定的含...
“沆砀”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语,通常出现在古文或文学作品中。它的拼音是 hàng dàng,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典文学中有特定的含义。
“沆砀”最早见于《楚辞·远游》,意指天空中的云气弥漫、雾气缭绕的景象。例如,“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乘云气而御飞龙兮,怀琼英而自芳;白玉兮为车,蛟龙兮为马,乘云气而上下兮,沆砀兮以流亡。”这里的“沆砀”描绘了天地混沌、云雾弥漫的奇幻场景,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此外,在古代诗词中,“沆砀”也常被用来形容自然景观的朦胧美。比如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其中,“海雾”与“江雾”的描写隐约带有“沆砀”的意境。
现代社会中,“沆砀”更多地用于文学创作或文化研究领域,作为一种具有古典韵味的表达方式,赋予文字更多的诗意和想象空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