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戚与共是什么意思】“休戚与共”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关系密切、共同承担喜悦与忧患的状态。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在困难面前彼此支持、同舟共济的精神。
以下是对“休戚与共”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休 | 指吉祥、喜庆的事 |
戚 | 指忧愁、悲伤的事 |
与共 | 一起承担、共同面对 |
整体含义:指彼此之间共同经历欢乐与苦难,感情深厚,关系紧密。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君惠吊亡,臣敢不承命?虽有小过,不敢不告。”虽然没有直接出现“休戚与共”,但其精神在古代文献中常见。
- 现代使用:多用于形容朋友、同事、家庭成员或国家之间的关系,强调相互扶持、共担责任。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同甘共苦、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
反义词 | 背信弃义、各自为政、漠不关心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家庭关系 | 夫妻二人休戚与共,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工作团队 | 团队成员之间休戚与共,共同完成项目目标。 |
国家关系 | 国家间应休戚与共,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 |
五、总结
“休戚与共”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强调人与人之间在顺境与逆境中都保持紧密联系。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关系,也广泛应用于组织、社会乃至国际关系中,体现了一种团结、互助和责任感的价值观。
通过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表达对他人的情感支持与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