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是什么意思

2025-09-26 07:22:50

问题描述:

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是什么意思,跪求好心人,拉我出这个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07:22:50

弃甲曳兵而走的走是什么意思】在古代汉语中,“弃甲曳兵而走”的“走”字,是常见的文言实词之一。许多学习古文的人可能会对这个词产生疑问,尤其是在理解整句的意思时。本文将对“弃甲曳兵而走”的“走”进行详细解析,并以总结加表格的形式展示。

一、原文出处与背景

“弃甲曳兵而走”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为:

>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这句话描述的是战场上士兵在交战后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的情景。其中“走”字在此处并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走路”或“行走”,而是有其特定的含义。

二、“走”的含义解析

在文言文中,“走”常用于表示“逃跑”或“逃走”。它与现代汉语中的“走”(步行)意义不同,属于古今异义词。

在“弃甲曳兵而走”中,“走”指的是士兵在战斗失败后撤退、逃跑的行为。因此,整句话的意思是:

> “战鼓一响,兵器相接,士兵们丢下铠甲,拖着武器逃跑。”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词语 现代汉语意思 文言文意思 在句中含义 例句
行走、移动 逃跑、逃走 战斗失败后的撤退行为 弃甲曳兵而走

四、拓展知识

除了“走”外,文言文中还有很多类似“古今异义”的词语,例如:

- 走:逃跑

- 兵:武器、士兵

- 甲:铠甲

- 曳:拖着

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但在文言文中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五、结语

“弃甲曳兵而走”的“走”在文言文中意为“逃跑”,并非现代汉语中的“走路”。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原意,提升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表格对比,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走”这一文言实词的用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