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曳屣的意思】“负箧曳屣”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古人求学或奔波劳碌的情景。它不仅具有文学色彩,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精神。下面将对“负箧曳屣”的意思进行详细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
一、
“负箧曳屣”出自《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明代宋濂的散文,原文为:“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意思是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行走。这里的“负”是背负,“箧”指书箱或书袋,“曳”是拖拉,“屣”是鞋子。
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在艰苦的环境中勤奋求学、不畏艰难的精神。它体现了古代学子为了追求知识而忍受艰辛、坚持不懈的品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教育条件的艰苦,以及人们对于学问的重视。
在现代语境中,“负箧曳屣”多用于比喻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学习、努力奋斗的人,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精神内涵 |
负 | 背负 | 《送东阳马生序》 | 动词,表示携带 | 勤奋、承担 |
箧 | 书箱、书袋 | 《送东阳马生序》 | 名词,指装书的箱子 | 学识、积累 |
曳 | 拖拉 | 《送东阳马生序》 | 动词,表示拖着 | 坚持、忍耐 |
屣 | 鞋子 | 《送东阳马生序》 | 名词,泛指鞋 | 艰苦、朴素 |
负箧曳屣 |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 《送东阳马生序》 | 形容求学之苦、奋斗之艰 | 坚韧、刻苦、求知 |
三、结语
“负箧曳屣”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像古人一样,不惧艰辛,勇往直前。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这种追求知识、坚持不懈的精神始终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