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出处】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它传达了一个人即使身处异乡,也可以在广阔天地中找到归属与价值,不必拘泥于故乡。
此句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也常被用于激励人们勇敢追求理想,不被地域所限制。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也被广泛引用,用于表达奋斗精神和开拓意识。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出处 |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
作者 |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创作背景 | 该诗是龚自珍在1839年(己亥年)辞官南归途中所作,共120首,反映其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
诗句含义 | 不必执着于家乡,人生处处皆可安身立命,体现豁达、自由的精神 |
使用场景 | 激励人心、表达志向、鼓励探索、抒发情怀等 |
现代意义 | 强调突破地域束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三、结语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不仅是龚自珍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一种超越时空的人生哲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归属感来自于内心,而不在于地理上的位置。无论身处何地,只要心怀理想,便能在这片“青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