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是什么意思】《辞海》是中国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自1936年首次出版以来,一直被视为汉语辞书中的权威之作。它不仅收录了大量汉字词语,还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是学习中文、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书。
一、
《辞海》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汉语辞典,由中华书局组织编纂,最初由舒新城主持编辑,后由多位学者共同完成。该书以“辞”为名,意在汇集各种词语的解释,涵盖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辞海》不仅是语言工具书,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对于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书名 | 辞海 |
性质 | 大型综合性辞典,兼具词典与百科全书功能 |
出版时间 | 首版:1936年;现行版本为2009年修订本 |
主编 | 舒新城(初版);后续版本由中华书局组织专家编写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字数 | 约250万字(2009年版) |
内容范围 | 包括汉字词语、成语、人名、地名、历史事件、科技知识等 |
特点 | 条目详实,解释准确,涵盖面广,适合学术研究与日常使用 |
适用对象 | 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及对中文文化感兴趣的人群 |
意义 | 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语辞典之一,被誉为“汉语的百科全书” |
三、结语
《辞海》不仅是一部语言工具书,更是一部反映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百科全书。它在语言学、教育、科研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习和研究中文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