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课文讲解】《采桑子·轻舟短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六一居士集》,是其晚年退隐生活中的作品之一。这首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湖上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心境。
一、课文内容概述
《采桑子·轻舟短棹》全文如下:
>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全词通过描绘西湖春景,展现了作者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二、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 |
词牌名 | 《采桑子》 |
创作背景 | 欧阳修晚年退隐,寄情山水,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主题思想 | 表现春日西湖的优美景色,抒发作者闲适淡泊的情怀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婉约细腻 |
艺术手法 | 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以景衬情 |
点睛之句 | “惊起沙禽掠岸飞”——生动描写水面波纹与鸟儿飞动,画面感强 |
三、赏析要点
1. “轻舟短棹西湖好”:开篇点明主题,表达对西湖美景的喜爱。
2.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描绘湖水曲折、绿草如茵的春日景象。
3. “隐隐笙歌处处随”:写出了湖上悠扬的音乐声,增添了人文气息。
4. “无风水面琉璃滑”:形容湖面平静如镜,映照天空,极富画面感。
5.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以细微的动作引出动态的鸟影,使整幅画面灵动起来。
四、教学价值
- 文学欣赏:引导学生体会古典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 情感体验:感受作者在自然中获得的精神愉悦。
- 写作借鉴: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营造画面感和氛围。
- 文化传承:了解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及审美情趣。
五、结语
《采桑子·轻舟短棹》虽篇幅短小,却意蕴丰富,充分体现了欧阳修“诗言志”的创作理念。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更是一首寄托情怀、表达人生感悟的抒情词。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