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是什么】“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是孔子对弟子子贡的评价。这句话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聪明且勤奋好学,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求知精神。那么,“敏而好学”的下一句是什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并以加表格的形式进行展示。
一、原文出处与释义
“敏而好学”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后来,孔子又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里的“敏”指的是聪慧、机敏;“好学”则是指喜欢学习、乐于求知。“不耻下问”则是指不以向地位或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体现了谦虚好学的态度。
所以,“敏而好学”的完整句子应为: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二、
“敏而好学”是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强调了一个人不仅聪明,而且热爱学习。而“不耻下问”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学习态度不仅仅是自己努力,还愿意向他人请教,尤其是那些比自己知识少的人,体现出一种谦逊和开放的学习精神。
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反映了儒家思想中重视学习、尊重他人、不断进步的价值观。
三、表格展示
| 词语 | 含义解释 | 出处 | 作者 | 相关人物 | 
| 敏 | 聪明、机敏 | 《论语·公冶长》 | 孔子 | 子贡 | 
| 好学 | 热爱学习 | 《论语·公冶长》 | 孔子 | 子贡 | 
| 不耻下问 | 不以向别人请教为耻 | 《论语·公冶长》 | 孔子 | 子贡 | 
| 敏而好学 | 聪明且好学 | 《论语·公冶长》 | 孔子 | 子贡 | 
四、结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仅是古代君子修身的重要标准,也是现代人提升自我、持续成长的重要理念。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和请教,才能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