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波助澜的意思】“推波助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某种趋势或事件中,有人主动推动、助长其发展,使其更加猛烈。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在风浪中继续加水,使波浪更大,从而加剧事态的发展。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推波助澜 |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不好的事情)的发展,使其更加猛烈。 |
二、来源与出处
“推波助澜”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今人君之政,或有推波助澜,激而愈甚。”意思是说有些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反而助长了社会的混乱和动荡。
三、用法与语境
该成语多用于贬义,表示对不良现象或负面情绪的助长。例如:
- 在舆论场中,某些人故意煽动情绪,推波助澜,导致矛盾升级。
- 他不仅没有劝阻,反而推波助澜,让事情变得更糟。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火上浇油、推涛作浪、助纣为虐 |
反义词 | 阻挠、抑制、遏制、劝阻 |
五、使用注意事项
1. 感情色彩:多用于贬义,强调对不良行为的助长。
2. 适用对象:适用于人、言论、行为等,特别是对社会、舆论、情绪等方面的推动。
3. 避免误用:不可用于中性或正面的情境,否则容易造成语义偏差。
六、总结
“推波助澜”是一个具有明确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在已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其恶化。它强调的是“助势”的作用,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正确理解并恰当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更精准地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