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态极妍的含义】“尽态极妍”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笔画眉作‘尽态极妍’。”原意是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万千,后来引申为形容事物或人物的形态、姿态、表情等达到极致,表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一、
“尽态极妍”常用来形容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动传神,或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可用于描述人的外貌、举止、神情等达到极致的美感。它强调的是对细节的极致刻画和表现力的全面展现,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在文学、绘画、影视等领域中,“尽态极妍”常常被用来评价作品的精细程度与艺术感染力。它不仅体现了一种审美追求,也反映了创作者对美的深刻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尽态极妍 |
出处 | 唐代韩愈《山石》诗 |
原意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姿态万千 |
引申义 | 形容事物或人物的形态、姿态、表情等达到极致 |
使用范围 | 文学、绘画、影视等艺术领域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形象的完美表现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纤毫毕现 |
反义词 | 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粗制滥造 |
艺术价值 | 强调细节刻画与表现力,具有高度审美意义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评价作品的细腻程度与艺术水准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尽态极妍”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艺术与美的高度追求。它提醒我们在创作与欣赏时,应注重细节与表现力,追求极致的美感与真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