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是什么意思】“束之高阁”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将某物或某种想法放在一边,不再使用或考虑。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在文学、新闻和正式场合中也经常出现。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束之高阁”字面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引申为将某物或某种观点、计划等搁置一旁,不再关注或使用。通常带有“暂时不用”或“放弃”的意味。
- 字面意思:把东西放在高处,不轻易动用。
- 引申义:不再使用、不再重视、搁置一旁。
二、出处与来源
“束之高阁”最早见于《晋书·王导传》:“虽有识者,犹未悟其意,而世之学者,皆谓之‘束之高阁’。”
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对某些事物采取冷落、忽视的态度。
三、用法举例
句子示例 | 解释 |
这个方案虽然好,但目前看来只能束之高阁。 | 表示暂时不采用或不执行。 |
他年轻时的梦想,如今已被束之高阁。 | 指曾经的追求或理想被遗忘或放弃。 |
有些政策因为缺乏支持,最终被束之高阁。 | 表示计划或政策被搁置,无法实施。 |
四、常见误区
常见错误 | 正确理解 |
把“束之高阁”理解为“收藏珍贵物品” | 实际是“搁置、不再使用” |
认为“束之高阁”只用于负面语境 | 其实也可用于中性或略带惋惜的语境 |
误用为“收藏”或“珍藏” | 应该是“搁置”或“放弃” |
五、总结
“束之高阁”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常用于表达对某事的忽视、放弃或暂时搁置。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其真实含义。它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工具,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现实时的一种态度和选择。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束之高阁 |
字面意思 | 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处 |
引申义 | 搁置、不再使用或重视 |
出处 | 《晋书·王导传》 |
常见用法 | 描述计划、梦想、政策等被搁置 |
常见误区 | 误认为是“收藏”或“珍藏” |
使用语气 | 中性或略带惋惜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束之高阁”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实际应用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