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汉语字典是哪部】在汉语发展史上,字典作为记录汉字形、音、义的重要工具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中国最早的汉语字典到底是哪一部呢?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关键信息。
一、
中国最早的汉语字典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字典”概念是在汉代逐渐形成的。目前学界普遍认为,《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整理汉字的字典,由东汉学者许慎所著,成书于公元100年左右。
《说文解字》不仅收录了9353个汉字,还按照六书理论对汉字进行了分类和解释,是研究古文字学和汉字演变的重要依据。虽然在此之前已有《尔雅》等早期辞书,但它们更偏向于词义解释,而非系统的汉字整理。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说文解字》是中国最早的汉语字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系统汉字字典。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标题 | 中国最早的汉语字典是哪部 |
最早字典 | 《说文解字》 |
作者 | 许慎(东汉) |
成书时间 | 公元100年左右(东汉) |
收录汉字数量 | 9353个汉字 |
编排方式 | 按照六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分类 |
特点 | 首次系统整理汉字形、音、义,影响深远 |
历史地位 | 中国首部系统汉字字典,被誉为“字学之祖” |
相关辞书 | 《尔雅》(先秦至汉初,偏重词义解释) |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说文解字》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汉语字典,更是汉字研究的奠基之作。它为后世字典编纂提供了范本,对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了解这部字典的历史背景与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展脉络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