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

2025-09-26 17:03:55

问题描述: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求路过的高手停一停,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6 17:03:55

宋史苏轼传原文及翻译】一、

《宋史·苏轼传》是元代编纂的《宋史》中关于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传记部分。该传记详细记载了苏轼的生平经历、文学成就、政治生涯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文章语言简练,内容丰富,是研究苏轼的重要史料。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散文著称,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但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宋史·苏轼传》中,不仅记录了他的才华与贡献,也反映了宋代的政治环境与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通过此传,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文化巨匠的一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苏轼,字子瞻,是四川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 十岁时,父亲苏洵外出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
既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成年后,他广泛通晓经书和史书,每天能写几千字的文章。
嘉祐二年,试礼部,策论高第。 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策论成绩优异。
仁宗读其文,曰:“吾今得轼矣。” 宋仁宗读了他的文章后说:“我现在得到了苏轼。”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被任命为大理评事,担任凤翔府判官。
治平二年,入朝为馆阁校勘。 治平二年,进入朝廷担任馆阁校勘。
熙宁四年,知杭州。 熙宁四年,任杭州知州。
在杭岁余,复以太常博士知密州。 在杭州一年后,又被任命为太常博士,任密州知州。
元丰二年,坐诗讽谏,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元丰二年,因写诗讽刺时政,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居黄州,作《赤壁赋》。 在黄州期间,写了《赤壁赋》。
后徙汝州,又徙常州。 后来调任汝州,再调任常州。
元祐四年,复为翰林学士。 元祐四年,重新担任翰林学士。
时章惇用事,轼复出知杭州。 当时章惇掌权,苏轼又被派往杭州任职。
绍圣初,再贬惠州。 绍圣初年,再次被贬至惠州。
三年,移儋州。 三年后,又被调到儋州。
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 宋徽宗即位后,赦免了他,最终在常州去世。

三、结语

《宋史·苏轼传》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对北宋时期文化与政治的生动写照。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不屈的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作品至今仍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通过本文的整理与分析,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苏轼的生平事迹,还能感受到他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与坚韧。这正是《宋史·苏轼传》的价值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