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虎口拔牙】“虎口拔牙”是一个常用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从老虎的嘴里拔出牙齿,比喻在极其危险或困难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试图夺取别人的重要利益或进行重大挑战。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敢于冒险、不畏强敌的精神。
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虎口拔牙 |
拼音 | hǔ kǒu bá yá |
出处 | 出自《战国策·赵策》:“虎口之危,其势难测。”后演变为“虎口拔牙”。 |
含义 | 比喻在危险或不利情况下,强行夺取他人利益或挑战强敌的行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勇敢、果断或冒险精神,也可带贬义,指冒失或不自量力。 |
近义词 | 犯险、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
反义词 | 明哲保身、谨小慎微 |
成语使用场景举例
1. 正面用法:
- 在公司面临危机时,他主动提出改革方案,堪称“虎口拔牙”的勇气。
- 他在对手强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展现了“虎口拔牙”的胆识。
2. 负面用法:
- 他没有看清形势就贸然行动,结果成了“虎口拔牙”,损失惨重。
总结
“虎口拔牙”这一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面对强敌或困难时,是否敢于出手,往往决定了成败。它既可以是褒义的勇敢象征,也可以是贬义的莽撞表现,具体含义需根据语境判断。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