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是什么意思】失温,全称“低体温症”,是指人体核心温度低于正常范围(通常指低于35℃),导致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一种病理状态。它并非单纯的“变冷”,而是由于身体热量流失过快或产热不足,使体温无法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和代谢异常。
失温是一种危险的健康状况,尤其在寒冷环境中更容易发生。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昏迷甚至死亡。
失温的核心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导致生理功能下降 |
原因 | 环境寒冷、长时间暴露于低温、衣物不足、体力消耗大等 |
类型 | 轻度、中度、重度失温 |
症状 | 寒战、意识模糊、动作迟缓、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
危险性 | 可能引发心脏骤停、多器官衰竭 |
应对措施 | 迅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送医治疗 |
失温的分类与症状
分类 | 核心体温 | 典型症状 |
轻度失温 | 35℃~32℃ | 寒战、颤抖、意识清醒但反应迟钝 |
中度失温 | 32℃~28℃ | 颤抖停止、意识模糊、言语不清、动作不协调 |
重度失温 | 低于28℃ | 昏迷、呼吸微弱、心跳缓慢、可能失去意识 |
如何预防失温?
1. 注意保暖:在寒冷环境中穿戴足够的衣物,尤其是头部、手部和脚部。
2. 保持干燥:湿衣服会加速热量流失,应及时更换。
3. 避免疲劳:过度劳累会降低身体产热能力。
4.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热量,维持能量供应。
5. 警惕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儿童、体弱者、户外工作者等更需注意保暖。
总结
失温是由于体温过低引发的身体机能障碍,常见于寒冷环境或体力消耗过大时。了解其成因、症状和应对方法,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防寒意识,尤其是在冬季或户外活动中,做好充分准备,以降低失温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