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荒地老出处于哪里】“天荒地老”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时间极其漫长、事物变化极小或感情坚贞不渝。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和具体含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总结“天荒地老”的来源、含义及用法,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
一、成语“天荒地老”的出处
“天荒地老”最早见于唐代诗人李贺的《高轩过》诗中,原句为:
>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高轩过,风烟动。”
但真正完整的“天荒地老”出现在宋代文学家张耒的《明道杂志》中,其中提到:
> “天荒地老,人世几回。”
后来在元代杂剧《西厢记》中也出现过类似表达,如:
> “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此情不渝。”
这些文献表明,“天荒地老”最初用于描述时间久远、天地变迁,后逐渐演变为形容爱情或承诺的永恒不变。
二、成语“天荒地老”的含义
1. 字面意思:指天地从未经历过改变,象征时间的悠久。
2. 引申意义:
- 形容时间非常长久;
- 表达感情的坚定与永恒;
- 有时也用于强调事物的稳定或不易改变。
三、使用场景
场景类型 | 使用示例 |
爱情誓言 | “我愿与你天荒地老,永不分离。” |
历史背景 | “这座古庙已有千年历史,天荒地老,依旧屹立。” |
描述自然 | “天荒地老,山川依旧,岁月无声。”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天荒地老”的关系 |
海枯石烂 | 比喻坚定不移的感情 | 与“天荒地老”有相似情感色彩 |
朝生暮死 | 形容生命短暂 | 与“天荒地老”形成鲜明对比 |
亘古不变 | 强调始终如一 | 与“天荒地老”有部分重合 |
五、总结
“天荒地老”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其出处虽略显模糊,但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它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也常被用来形容坚定不移的情感或事物的恒久性。在现代汉语中,该成语多用于文艺作品、爱情誓言或历史叙述中,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和情感深度。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天荒地老 |
出处 | 唐代李贺、宋代张耒、元代《西厢记》等 |
含义 | 时间久远、感情坚定、事物恒久 |
用法 | 爱情誓言、历史描写、自然景象 |
相关成语 | 海枯石烂、朝生暮死、亘古不变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天荒地老”的来源与含义,帮助我们在写作和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使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