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最有名的方子】王孟英(1828—1898),字晋三,浙江钱塘人,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尤以温病学著称。他继承和发展了吴又可、叶天士等前人的学术思想,在温热病的辨证论治方面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运用清热解毒、养阴生津、祛湿化痰等法治疗外感热病。他的医案和药方在后世影响深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以下是他最有名的一些方子及其适应症和特点的总结:
一、王孟英最有名的方子总结
| 方名 | 组成 | 功效与适应症 | 特点与使用注意事项 |
| 清营汤 | 犀角、玄参、生地、麦冬、丹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 | 清营解毒,透热转气,用于温热病邪入营分,高热神昏,口干舌绛等症。 | 阴虚火旺者慎用,忌食腥腻;犀角现多以水牛角代之。 |
| 三仁汤 | 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通草、竹叶 | 宣畅气机,清热利湿,适用于湿温初起,身热不扬,胸闷腹胀,苔白腻等症。 | 湿重于热者适用,湿热并重者需配合其他方剂。 |
| 玉女煎 | 石膏、知母、麦冬、牛膝、熟地 | 清胃滋阴,用于胃热阴虚,牙龈肿痛,烦渴多饮,舌红苔黄等症。 | 阴虚火旺者可用,脾胃虚寒者慎用。 |
| 茯苓皮汤 | 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桑白皮、陈皮 | 利湿消肿,理气健脾,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胸腹胀满等症。 | 多用于湿阻气滞型水肿,不宜长期服用。 |
| 二妙丸 | 苍术、黄柏 | 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注,如足膝肿痛、带下、小便短赤等。 | 湿热兼有下焦者适用,阴虚者慎用。 |
| 六味地黄丸 | 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 |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遗精等症。 | 适合肾阴虚者,阳虚者不宜。 |
二、王孟英用药特色
王孟英的用药风格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强调辨证施治,尤其重视“养阴”与“清热”的结合。他认为温病初期应早用清热,中期宜兼顾养阴,后期则以恢复正气为主。其方剂多以轻灵清透为主,避免过于峻烈,体现了“以柔克刚”的中医理念。
此外,他善于使用植物类药物,如金银花、连翘、竹叶等,既清热又不伤正气,适合长期调理。同时,他对药性、药味、剂量均有深入研究,主张“药贵中肯,不在多而在精”。
三、结语
王孟英的方子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应用,至今仍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提出的许多理论和用药经验,为后世温病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习和应用这些方子,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