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的过秦论原文】一、文章总结
《过秦论》是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贾谊所写的一篇政论文,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上篇,主要分析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指出其失败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文章通过回顾秦从崛起至灭亡的过程,强调统治者应施行仁政,否则即使有强大的武力和制度,也无法长久维持政权。
贾谊在文中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当时汉初社会问题的关注,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这篇文章语言犀利,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贾谊(西汉) |
作品名称 | 《过秦论》 |
成文时期 | 汉文帝时期(公元前2世纪) |
文章结构 | 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最为著名 |
核心观点 | 秦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即缺乏德治 |
写作目的 | 借古讽今,劝谏汉统治者施行仁政,避免重蹈秦亡覆辙 |
历史背景 | 秦统一六国后迅速崩溃,贾谊以此为鉴 |
主要论点 | 1. 秦虽强盛,但因暴政导致百姓离心 2. 秦末起义频繁,说明统治不得人心 3. 统治者应重视民生,施行仁政 |
语言风格 | 雄辩有力,用词精准,善用排比与对比 |
影响与评价 | 1. 成为后世政论文典范 2. 对后世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3. 被选入《古文观止》,广为传诵 |
三、结语
《过秦论》不仅是一篇历史评论,更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贾谊通过对秦朝兴衰的深刻剖析,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文章虽写于两千多年前,但其所传达的政治智慧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此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思想,并从中汲取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