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以事其父兄】一、
“入以事其父兄”出自《论语·学而》篇,原文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其中“入以事其父兄”是“入则孝”的具体表现之一,强调在家庭中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一个人在家中应当尽孝道,对父母和兄长恭敬顺从,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只有在家庭中做到孝悌,才能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实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价值。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出处 | 《论语·学而》 |
| 原文 |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 含义 | 在家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体现家庭伦理与责任感 |
| 核心思想 | 强调孝悌为本,是个人修养和社会行为的基础 |
| 实践意义 | 培养感恩之心,维护家庭和谐,奠定良好人格 |
| 现代启示 | 在现代社会中仍应重视家庭关系,尊重长辈,传承传统美德 |
| 与“出则悌”对比 | “入则孝”侧重家庭内部,而“出则悌”强调对外交往中的谦逊与礼让 |
三、结语
“入以事其父兄”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应忽视家庭关系的维系与孝道的践行。唯有从身边做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品德的提升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