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大腹便便是什么意思】“大腹便便”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腹部肥胖、肚子很大。这个词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的体型,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一个人生活奢靡或缺乏自律。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大腹便便 |
拼音 | dà fù pián pián |
含义 | 形容腹部肥大,多指人身体肥胖;也可比喻人生活奢侈、不思进取。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口语中,形容人身材臃肿或行为懒散。 |
出处 | 《后汉书·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太后曰:‘吾谓桓帝时,吏治若此,今乃复如此。’”(虽未直接出现“大腹便便”,但后世常以此形容体态) |
二、词语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因为长期不运动,现在变得大腹便便。 | 描述一个人因缺乏锻炼而体型肥胖。 |
这位官员大腹便便,却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努力。 | 带有讽刺意味,暗示其自身行为与言论不符。 |
老王虽然年纪大了,但大腹便便的样子让人觉得他很富足。 | 侧面反映其生活条件较好。 |
三、词语的引申意义
“大腹便便”在现代使用中,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常被用来形容某些人生活优渥、不思进取的状态。例如:
- 职场中:有些人工作能力一般,但因为职位高、收入好,显得“大腹便便”,实则缺乏实际贡献。
- 生活中:有些人衣食无忧,却沉迷享乐,也被戏称为“大腹便便”。
四、词语的常见误用
1. 误用为褒义词:
“大腹便便”本为中性或略带贬义,但有人误以为是形容人健康、丰腴,这是不准确的。
2. 与其他词语混淆:
如“大腹能容”、“腹有诗书气自华”等,虽然都涉及“腹”,但含义完全不同。
五、总结
“大腹便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于描述人的体型特征,同时也可带有一定的社会评价意味。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解其含义。了解该词的来源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运用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成语,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