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部于2018年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下简称“十项准则”),并逐步推广至各级各类学校。该准则明确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行为规范,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文件。
以下是对“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的总结与梳理,旨在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践行这一重要规范。
一、十项准则内容概述
序号 | 准则名称 | 内容简述 |
1 | 坚定政治方向 |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
2 | 自觉爱国守法 | 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 | 传播优秀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
4 | 潜心教书育人 | 立德树人,注重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 |
5 | 关心爱护学生 | 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
6 | 坚持言行雅正 | 语言文明,举止得体,树立良好师表形象。 |
7 | 恪守学术诚信 | 坚持学术道德,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
8 | 秉公办事 | 公平公正地处理教学、科研和管理事务,不谋私利。 |
9 | 廉洁自律 | 严于律己,自觉抵制腐败,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
10 | 勇于担当作为 |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十项准则的意义与作用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不仅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更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从政治立场、法律意识、文化传承、教学能力、师生关系、言行规范、学术道德、公正履职、廉洁自律和责任担当等多个维度,构建了新时代教师的职业行为体系。
这些准则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三、教师如何践行十项准则
1.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
教师应认真学习党的理论政策,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2. 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形象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成为学生的榜样。
3. 关注学生成长,履行教育职责
教师应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4. 坚持学术诚信,反对弄虚作假
在科研和教学中,教师要坚守学术道德,杜绝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5. 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发挥教育作用
教师应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发挥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四、结语
新时代教师十项准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不断深化对准则的理解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