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全诗】一、
《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原题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以中秋夜月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亲情、离别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因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在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全诗内容及解析
诗句 | 释义与赏析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诗人举杯向天发问,表达对月亮出现时间的疑惑,也暗含对人生、宇宙的哲思。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表达了对天上仙境的好奇,暗示人间与天界的对比,也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诗人想要飞升至天界,但又担心高处寒冷孤独,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在人间起舞,虽然孤独,却比天上的虚幻更真实,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描写月光移动,映照在屋内,使人难以入眠,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惆怅的氛围。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月亮为何总在人们离别时圆满?此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表达对离别的感伤。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人生充满变化,如同月亮有圆有缺,这是自古以来难以改变的规律。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朋友的美好祝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明月,情感真挚动人。 |
三、结语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积极态度。无论是在中秋佳节还是日常生活中,这首词都能引发人们的共鸣,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