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车薪是什么意思】“杯水车薪”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告子下》。原意是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燃烧的柴火,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微不足道的措施无法应对严重的问题。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杯水 | 一小杯水,象征微小的力量 |
车薪 | 一车柴火,比喻庞大的问题或困难 |
杯水车薪 | 比喻力量或手段过于微弱,无法解决问题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孟子·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其势足以灭天下而不能救一国之难,如杯水车薪之于大旱。”
- 用法: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努力或措施不足以应对当前的问题,强调力量不足。
- 例句:
- “他只拿出了一点钱来帮助贫困学生,简直是杯水车薪。”
- “这种政策对解决经济危机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力不从心、无济于事、杯水之惠 |
反义词 | 举足轻重、力挽狂澜、雪中送炭 |
四、使用场景
- 批评性语境:当某人或某机构的努力显得微不足道时使用。
- 描述困境:用于说明面对巨大问题时,现有的资源或能力远远不够。
- 文学表达:在文学作品中,可用于刻画人物无奈或社会现实的无力感。
五、总结
“杯水车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强调解决问题所需的资源或力量远远不够。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也在文学、新闻和评论中频繁出现,具有较强的表达力和警示意义。理解这个成语,有助于我们在面对困难时更理性地评估自身的努力是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