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陕西科技:从实验室到大市场

发布时间:2021-09-15 20:02:21来源:

导读 从实验室到大市场。全省R&D投资419亿元,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24 60%,居全国第一;新增高新技

从实验室到大市场。

全省R&D投资419亿元,居全国第八、西部第一。

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24.60%,居全国第一;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229家。

西北干旱地区新建西部绿色建筑和生态水利,两部委和省依托省属高校建设,已联合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

这是陕西创新发展的年度成绩单。

2017年,陕西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深化军民融合、中部地区融合、部省融合,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推动更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大发展。

设计新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新时代新形势要求我们在创新中有新的设计和策略。

2017年9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修订)》。该条例将于今年2月1日生效。

条例聚焦《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内容,以实施《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为举措,吸收其他省市先进方法和经验,着力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引导机制、管理机制、服务体系、权利分配和激励机制、支持保障机制,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不完善、收益分配和激励缺乏可操作性等突出问题。

同时,随着《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陕西九条》的深入实施,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放权”改革在全省高校、科研院所依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陕西有100多所高校,在校生100多万人,科研机构100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110多万人。激发人才潜能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

为充分帮助科技人员,我省以目标合同和合同管理为方向,改革科研项目管理模式,赋予领军专家创新自主权。在陕西,“两院院士”可自行决定完成科研成果转化,申报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免予评审。对于国家“千人”和“百人”计划、“三秦学者”、博士、教授等科技人员带来技术和项目到省内创办新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将给予一次性资助或贴息支持。同时,陕西省实行管理和技术“双通道”晋升制度,鼓励国有企业、科研院所设置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等高级技术职务,给予与同级管理职务同等的地位和报酬。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动下,全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的局面正在形成。

培育新动能支撑引领转型升级。

2017年,陕西霍峰电子有限公司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联合成立

陕西霍峰-西电通信技术研究院是我省建立的“四科一联”R&D平台之一。2017年,联合延长集团、陕煤集团等相关龙头企业,在陕西省22所高校联合建立了近40个“四科一联”R&D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四科一联”R&D平台旨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渠道,促进高校与企业无缝对接,建立高校科研潜力释放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新机制。作为这一新机制的延伸,陕西省还鼓励企业以“四科一联”平台为依托,构建“新型校企R&D平台校园创意空间种子天使基金”三位一体深度合作模式,共享高校人才资源、科研设施和成果资源,保障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的源头供给,促进产业创新转型。

金融是帮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活水”。在搭建平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我省正在形成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通过发起设立微种子(众筹)基金、众创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它支持最早的项目和团队孵化;依托专项科技种子计划,为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自主创业提供支持;支持微种子(众筹)基金,通过引导投资引导项目众筹;围绕国防与民用技术集成、机构(高校)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设立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据统计,2017年,我省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资金总额达5.592亿元,获批子基金12个。各子基金新增投资科技型中小企业71家,投资金额11.94亿元,被投资企业整体估值超过270亿元。

工业的发展需要稳定的技术供应。2017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陕西省制定省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办法,示范启动“资源清洁转化与高效利用”“航天强国”“智能制造”“精准医药”“绿色果业”等五大工程。提升支柱产业创新水平专项实施方案;新建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启动量子联合实验室建设,膜分离与膜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揭牌。

同时,聚焦新一轮技术革命趋势,陕西省在5G通信、虚拟现实、石墨烯、无人机等领域进行超前部署,启动石墨烯、量子通信、自旋磁存储等前沿技术研发,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贡献更多陕西力量。

激发新活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攻克了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领域11大核心技术,自主开发并批量生产了10大系列百余款产品,拥有专利近200项,成为高端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市场的领头羊。

炬光科技是我省企业依靠自主创新快速发展的典范。创新要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围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我省展开了一系列探索。为了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我省围绕“互联网+”战略开展企业技术难题竞标、揭榜比拼等“研发众包”模式探索,引导科技人员、高校、科研院所承接企业的项目委托和难题招标;发挥科技计划引导作用,推动人才、平台、项目、成果、资金等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为了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我省大力支持规模工业企业建立研发平台,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联合企业设立需求导向的研发基金,推动需求导向研发与自由探索科研相衔接。同时,陕西省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在科研项目、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2017年,在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推动下,“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公司”全链条培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各类科技型中小企业2万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超过百家。

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也进一步加强。去年10月,陕西博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纯知识产权质押获得融资200万元,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解了燃眉之急。博尔能源能够顺利获得这笔贷款,得益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的建立。公司总经理杨明辉介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效解决了他们这种轻资产科技企业贷款抵押物中实物不足的问题。这笔资金,已经及时投入到企业进一步的研发及市场拓展中。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创新成果运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力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发展。据省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我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快速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陕西省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数327件,居全国第2位,同比增长69.4%;质押总金额17.45亿元,同比增长81.2%;涉及专利575件,同比增长58.0%;质押贷款惠及企业255家,同比增长51.8%,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