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新三板制度建设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

发布时间:2021-09-16 22:03:04来源:

导读 新三板制度建设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新三板指数在低位徘徊,最能代表新三板流动性的指数“三板造市”27日成交额仅为9514万元,首次跌破1亿

新三板制度建设有望迎来实质性进展。

新三板指数在低位徘徊,最能代表新三板流动性的指数“三板造市”27日成交额仅为9514万元,首次跌破1亿元,创指数推出以来新低。

业内人士分析,对机构红利的观望态度愈演愈烈,二级市场供需失衡是导致新三板流动性冰点的主要原因。行业内相关政策的呼声开始高涨。

流动性冰点

上市公司和做市商数量的急剧增加与营业额的持续萎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截至27日,新三板上市公司数量为2901家,落后于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但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并未带来活跃的交易,但三板造市指数成交量持续萎缩,27日跌破1亿元。

“下半年以来,关于新三板讨论的关键词似乎只有一个流动性。”一位保荐经纪人告诉记者。

根据《中国证券报》的报道,行业将新三板市场陷入流动性冰点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做市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有PE人士表示,做市商此前获得的低价股随着指数调整而贬值,特别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券商无法继续承担股价下跌的风险,短期内不得不卖出套现。“在市场流动性萎缩的过程中,恰恰相反,本应提供更高流动性的做市商股票的成交量下跌得更快。”前述分析人士指出。

二是政策观望情绪日益高涨。《中国证券报》从券商处了解到,部分做市商急于卖出的重要原因是新三板二级市场买入极度稀缺,这与政策预期密切相关。

有分析认为,新三板流动性困境的本质原因是政策没有达到预期。“如果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得不到满足,肯定会对持续火热的固定市场产生影响。”一些私人投资者指出。

机构红利即将释放。

有业内人士表示,分层制、转让制、竞价制、引入非券商专业机构参与做市商、降低投资者门槛等一揽子政策,都需要加快推进。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相关部门已确认,下半年拟实施的政策主要包括分层、试点转板和做市商扩张等。有券商建议,在扩大做市商阵营的同时,可以考虑建立“竞价做市竞价”的混合交易制度,解决相关方面的道德风险。

广发资产管理相关人士表示,在流动性冰点之下,其实同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

“比如目前新三板的固定收益定价变得更加理性,减少了定价过低、价差过大的情况,新三板的制度建设有望迎来实质性推进的时间节点”。

除了政策呼吁,其他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努力的迹象。比如在上市公司主体层面,自6月新三板指数大幅下跌以来,部分大股东开始牺牲“增持”或“停牌”的操作模式,向市场发出了积极的“支持”信号。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