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政策引导的信贷努力保护实体经济的融资需�

发布时间:2021-09-09 06:06:39来源:

导读 政策引导信贷努力,以确保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将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加大资本投入,确保实体经济有效

政策引导信贷努力,以确保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

近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表示,将引导银行和保险机构加大资本投入,确保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专家预计,下半年信贷投放规模有望扩大,基础设施、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制造业成为信贷发展重点。在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背景下,向实体经济有效注入市场流动性势在必行。因此,应采取更多措施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从调整宏观审慎评估(MPA)的评估参数、支持银行扩张资本等方面入手。

提升信贷投放能力。

目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指导银行和保险机构通过各种措施增加资本投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具体而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整了贷款损失准备的监管要求,鼓励银行利用充足准备的有利条件,加强不良贷款的处置和核销。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总额约8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65亿元,释放了更多信贷空间。合理确定市场化债转股的风险权重,推动尽快定向下调基金支持的债转股所需准备金率,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此外,银保监会督促银行适当提高留存利润比例,夯实核心资本,积极支持银行机构特别是中小机构多渠道补充资本,为银行补充一级资本开辟渠道,提升信贷供给能力。6月末,该行资本充足率为13.5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57%。随着表内贷款的快速增长,资本水平保持稳定。

据初步统计,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37亿元。许多研究机构预测,下半年信贷供应的扩张是可以预期的。

国信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健认为,下半年的政策取向可以概括为“继续规范业务,鼓励合规投放”。下半年基建投资回升,预计2018年基建投资增速将超过5%。受此影响,融资、信贷、债券需求有所回升,特别是下半年信贷将大幅增加,全年投资可能超过16万亿元,弥补了社会融资不规范收缩的缺口,年底社会融资余额增速将回到10%以上。

TF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广义信贷政策下,下半年信贷供给有望加速,社会融资增速有望提升,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加速。

信贷供给更有针对性。

许多专家建议,信贷量不是“泛滥”,而是有针对性地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目前,监管部门正在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意愿。

在具体做法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导银行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不良贷款成因筛查,落实尽职免责要求,进一步调动基层信贷供给积极性。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小微金融服务监管考核方式,加强贷款成本和贷款投放监测考核,落实续贷不还本、尽职尽责、免除责任等监管政策,改善不良贷款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一些行业和领域的高杠杆率问题客观存在。一些部门的杠杆率,如住宅部门,仍在快速上升。扩大内需,实现稳定增长,不能靠“大水漫灌”和过度信贷投放。资金要投向实体经济领域,特别是小微企业、农业、农村、农民等薄弱环节。要防止流动性过度宽松导致房地产和过剩行业重新出现,给去杠杆、结构优化和稳增长带来压力。

从信贷投资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普惠金融等领域都是努力的重点。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7月份,基础设施行业新增贷款达到1724亿元,比6月份增加469亿元。前7个月,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加1.6万亿元,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薛表示,目前的监管导向是支持实体经济,即基础设施、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以及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据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介绍,除“两高一盈”产业外,下半年将加大对小微企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短板等国家支持领域的支持力度。

近日,农业银行提出聚焦“四大领域”,支持普惠金融信贷业务发展。一是紧盯国家战略和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二是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小微企业规模化生产养殖、农业现代化产业等新业态。三是与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同步推进,支持小微企业在节能环保、防污染等绿色产业发展。四是围绕国家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

明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专家预测,下半年流动性有望延续目前的宽松趋势,当务之急是向实体经济有效注入市场流动性,避免出现金融体系“用钱也不能变好”的局面。

在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看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央行可以通过调整MPA考核参数,支持银行扩张资本,确保表外融资顺利回归表内。二是加快国企改革,打破“软预算约束”,坚决治理“僵尸企业”,减少无效资金占用。第三,央行可以通过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延续中期贷款机制(MLF)和支持银行购买信用债券等方式,继续引导资金流向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四是建立积极的激励措施,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给予银行适当的风险补偿,使银行有动力增加对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第五,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利率走廊,逐步向价格为主的调控机制过渡。

上半年,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7月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表外融资变化趋于平缓。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