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让愿意坐“冷板凳”的人也有“热待遇”

发布时间:2021-09-08 08:05:51来源:

导读 愿意坐“冷板凳”的人也有“热待遇”。为了防止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巢穴中腐烂,与企业合作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当许多研究人员与企业打交

愿意坐“冷板凳”的人也有“热待遇”。

为了防止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巢穴中腐烂,与企业合作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然而,当许多研究人员与企业打交道时,他们发现,要将一项科研成果转化为外部世界,他们必须能够撰写论文、专利、合同、财务和谈判.许多受访者认为,研究人员应该从不熟悉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以确保他们能够无忧无虑地开展教学和研究。(《新华每日电讯》年7月13日)

为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难的问题,国务院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台了多项配套政策,但要使科研成果顺利走向市场仍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为响应中央号召,一些地方出台了鼓励科研工作者做“教学企业家”的方案。但与企业博弈时,长期泡在实验室的科研工作者明显处于弱势。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和专业团队的帮助,他们的很多科研成果很难“卖出去”或者只能“贱卖”。

要使科研工作者在促进成果转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首先要处理好干部管理制度与鼓励科研工作者创业的关系。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阮金强指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一系列规定与其他规定存在一定冲突。“根据组织部的管理规定,具有干部身份的科研带头人不能通过业务办企业,即使是科技成果转化,也会受到限制。”原来南京工业大学教师创办的企业有100多家,学校参股。后来干部身份的企业大多退出,少部分人不得不辞职。

中山大学惠州学院院长纪辞去中山大学地方服务与产学研合作处处长职务。一方面,他辞职是因为要在广州和惠州之间来回跑,太忙了。第二,如果保留高校原有的地位和身份,相关监管机制会对其正常的市场发展行为造成不必要的困扰。辞职后,各种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如自身在高校原有影响力减弱,身份认同混乱等。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让科研人员愿意坐在“冷板凳”上,得到“热待遇”。部分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不热心,不愿意响应离职创业的号召。一个原因是在高校做科研可以名利双收,但是去大亚湾研究院这样的机构会被很多人认为是无所事事。纪在:说:“如果我以前没有获得过一定的荣誉、科研成果和国家级奖励,恐怕早就被人说走歪路、走斜路之前过不了直路了。”

事实上,纪上学时,他个人负责的项目就超过了1000万元,年收入也有几十万元。如果留在中山大学象牙塔里,每年至少能拿到100万元的科研经费。“惠州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现在做博士后一年能拿到18万元,但直到去年才拿到研究院每月5000元的津贴,因为怕犯错。”“你不能总是依靠精神鼓励来做事业。”嵇的情感表达了许多人的心声。

此外,还要改革职称评审机制,让科研人员在不分心“写与写”的情况下从事产业化。在一次采访中,R&D一家新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在过去10年里,他领导了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