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六合:坚持创新 驱动未来发展 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1-09-04 16:05:12来源:

导读 六合:坚持创新,驱动未来发展,再提速。六合科技创新中心、六合科技园、中南智谷三大载体项目同步推进,点燃创新发展“引擎”;深入推进“

六合:坚持创新,驱动未来发展,再提速。

六合科技创新中心、六合科技园、中南智谷三大载体项目同步推进,点燃创新发展“引擎”;深入推进“两落地一融合”,新R&D机构相继落地,创新发展增添“源头活水”;随着“创业六合”、“聚集计划”等人才计划的实施,大批优秀人才加速聚集,创新创业蓬勃生成.近年来,六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创新,打造高质量的平台载体,转化科技成果,招才引智,落实创新政策,探索出一条适合六合实际、具有六合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更快的步伐引领其未来发展。加快创新载体建设。

打造创新发展的“引擎”。

去年12月,承担着六合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未来新板块科技载体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任的六合高新区正式成立,赋能六合企业创新发展。

在高新区的带动下,6月,位于雄州街道王翘路59号玉亭广场的六合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了改造。项目分为室内装修(含消防改造)、智能化工程、电梯工程、结构加固、幕墙改造五大板块,打造四大功能区:窗口服务区,包括办公服务大厅、科技展示中心;高新区行政服务区;公共服务区,包括咖啡吧、咖啡机吧、路演中心、多功能室等。中小企业孵化区。目前装修已基本结束,部分企业已入驻并进行实质性运营。

科技创新载体是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源泉。六合深谙此道,将打造创新载体作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去年底,六合启动建设六合科技创新中心、六合科技创新园、中南智谷产业园三大载体项目,定位差异化。其中,六合科技创新中心建成群众创造空间、孵化器、孵化人才工程和科技创新工程;六合科技园重点建设集技术孵化、R&D办公、生活设施于一体的孵化器、加速器;中南智谷产业园项目定位为加速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产业孵化和加速服务,打造集制造、R&D及检测、生产服务、公共技术平台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装备R&D及制造基地。

自开工以来,六合创新载体建设步伐越来越快。5月,六合科技园一期正式开工,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包括产业研究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数据中心、企业双创中心。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桩基施工阶段,将于明年6月竣工交付。

中南智谷产业园由中国500强企业中南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目前项目已立项,将成为智能制造、新材料、创新型企业的产业综合体。其业态包括总部基地、科研孵化和业务配套设施等。该项目第一阶段将于2020年完成。

三大载体项目加快建设,将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六合也努力建设

6月9日注册成立的于波环保技术研究院,以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为核心,依托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技术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孵化、项目投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形成涵盖水、土、气、环境治理的多领域技术集群。目前已成功孵化南京南智智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博阳环保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为生态修复提供创新技术。

于波环保技术研究院只是一个落户六合的R&D新机构的典型例子。新R&D机构建设是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路径和平台。自去年9月南京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以来,六合紧跟全市步伐,以抢抓每一分钟的紧迫感,奋力向前。众多新R&D院校签约落地项目,多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了与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校园-地方一体化发展。

六合地区由于缺乏相应的高校资源,如何高质量推进“两落地一融合”?六合创新性地提出区域联合发展,牵手主城区,将六合的空间资源优势与主城区的产业资源优势有机结合,以孵化项目转移的方式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此外,为弥补科技创新薄弱环节,六合还结合主导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重点支持新R&D机构建设和孵化企业:为新R&D机构初创建设提供资金支持,每年最高支持300万元,最多支持3年;对新R&D机构超孵化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分别奖励20万元和10万元;推动学校与场所融合发展和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设立六合科技创新投资基金,为内科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除了资金支持,六合区还为项目落地提供最周到的服务。江苏大学南京何工智能环保研究院落户六合时,区“两落地一融合”推进办牵头税务、工商等部门专项事务,加速完成研究院工商注册;雄州街道全力支持,免费为研究院提供6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和办公场地,旨在让项目早日上马。宣传方面,区推进办将通过微信、互联网、报纸等宣传媒体,通过会议、座谈会、走访等方式,全面宣传市委一号文件。

相关扶持政策带给千家百企,实行网络推送全覆盖、宣传培训全覆盖、企业走访全覆盖。

大力集聚高层次人才

创新创业活力迸发

日前,科技部公布2018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拟入选名单,六合自主培养的人才、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阔赫然在列,实现了六合历史性突破。

只有得到创新人才,才能顺利开展创新事业。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六合始终把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去年年底,六合区产业推进“1办5组”又增加了1组,抽调区人才办、科技局和人社局的骨干成立科创组,专门负责科技人才项目的推进。另外,六合区还建立了“党委联系服务专家”的制度,区主要领导主动带头联系专家人才。

人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六合坚持高质量打造人才服务环境,不断完善区级政策体系,突出与市政策的承接和互补,制定《关于聚焦创新名城 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六合区关于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细则(试行)》等具体实施细则;积极组织政策宣传,开展送政策“百千万”服务工程,举办政策宣讲13次,资料发放1500多册,宣传受众1300余人,实现科技型企业、规上工业企业、科技创业人才、驻区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宣传培训全覆盖。

政策重在落实。10月17日,六合区召开创新名城建设暨产业发展推进政策兑现会,共兑现创新名城建设政策奖励资金5360万元,涉及各类单位156家、人才1181人,为推动全区创新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加码加力”。

同时,六合积极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重点人才工程,“创业六合”“聚合计划”等人才计划,聚焦高精尖缺人才精准施策,其中对于两院院士、诺奖得主等高端人才,只要在六合落户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先后组织美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马佐平申报科技顶尖专家集聚计划,6名人才入选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4名企业合作高校人才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

在向外引才的同时,六合还注重向内育才,制定了“515乡土人才行动计划”,培育乡土人才带动地方发展,即建立500人的乡土人才数据库,重点培育100名,实现入选省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50人。

坚持培育与引进并举,六合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带成果、带项目前往创新创业,创新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六合,已然成为创新发展热土。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