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宁波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发布时间:2021-09-02 14:04:09来源:

导读 宁波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新年伊始,宁波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近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关于宁波市

宁波全面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

新年伊始,宁波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近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发文《关于宁波市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市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后,“两个创新示范”的第一个重要文件。《意见》整合了我市近年来的相关政策文件,保留了成效显著、企业广泛欢迎的政策,广泛吸收借鉴先进城市的好做法、好经验、新思路、新举措。不仅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含金量高,色彩饱满。

《意见》提出,在三年示范期内,全面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探索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引人关注。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把小微企业作为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完善“小促”培育机制,利用“互联网”推动创业创新,实现小微企业发展和高成长企业培育。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成长发展服务机制,为小微企业创造更加宽松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突出小微企业作为创业主力军、创新主战场、业主通道的作用,实现增加全市新创业者数量和就业岗位,显著提高创新型企业比重,增加其对经济社会转型贡献的目标。

推进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建设,有效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决策部署的任务要求,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创业、增加就业、惠及民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拓宽发展空间

实施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在杭州湾新区众创花园E设计区块,H栋创客公寓改造已完成,近期即将开业。这座由全市最大的漂染园改造而成的众创园,5年内可容纳5000名众创人才。杭州湾新区创创园是宁波加快“换笼换鸟”,打造创业创新平台的有力佐证。

宁波未来几年将如何帮助小微企业做大做强?《意见》提出实施“创业创新载体建设工程”,建设一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加强闲置空间利用和标准厂房建设,积极打造高端产业开放创新载体。

按照“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协同发展”的原则,重点推进群众创造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商贸企业集群、电商产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特色小镇、特色产业园区、制造互联网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为小微企业提供便捷、低成本、全要素的发展平台。

结合“三改一拆”“换笼换鸟”“五水联治”,腾出一批用地空间,优先保障

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制定《宁波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对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进行统筹规划,提出我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并提出实施方案的保障措施。探索业务创新服务券等公共服务新模式,集聚一批专业机构服务小微企业业务创新,建立和规范相关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业务创新服务内容。

小微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重点推进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化功能。以工信部《平台网络数据共享标准》为基础,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形成“1 11 13 N”的网络化公共服务布局。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科技、投融资、知识产权、商务、人力资源、品牌培育等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举办全国性或区域性创业创新大赛,整合政府机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创业服务等资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型R&D平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石。我市将支持建设创新型R&D新平台。建立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专利信息资源向全社会开放的长效机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率先设立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联合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建设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企业工程(技术)中心,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联合发展、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联盟。引导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打造特色服务平台,为内外部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服务支持。

破解融资难融资

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助推项目

“农民贷款不要什么抵押物,只看信用。”目前,在慈溪、余姚、奉化等地的部分村庄,推行了农户贷款无抵押模式,相继出现了“道德银行”、“全村授信”、“普惠快递”等新型信贷模式,为农户贷款提供了极大便利。这意味着该市服务于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mdash

;—“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又迈进了一大步。

今后几年,我市将大力推进实施普惠金融服务助推工程。首先就是创新银行支持方式。鼓励银行提高针对创业创新企业的金融服务专业化水平,不断创新组织架构、管理方式和金融产品。大力发展供应链、知识产权、动产和无形资产抵质押贷款业务。丰富完善贷款产品,科学运用循环周转贷款、自动续贷等业务品种和灵活的还款方式,提高便利程度。推动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加强合作,对创业创新活动给予有针对性的股权和债权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创业创新企业提供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

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扩大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大力发展应收账款融资。完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产业发展基金投资服务机制,推动各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引进和组建。发展普惠金融,争取各银行总行对宁波地区扩大信贷投放和资金配置。落实定向货币政策,加大信贷资源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推动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不断加大对创业创新企业的融资支持。

加快融资担保行业发展。大力发展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鼓励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错位发展。组建市再担保公司,充分发挥再担保功能作用。完善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建立市级融资担保代偿基金、科技信贷风险池代偿机制。建立推进银担合作的常态化工作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参与全市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搭建政银担三方沟通平台。

推进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完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市场化运行机制,探索引入保险资金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加快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试点开展小微企业财产综合保险。加快发展科技保险,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首台套创新产品保险等业务。

壮大人才队伍

实施市场创业活力倍增工程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如何进一步吸引高层次的人才,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意见》提出加快实施“市场创业活力倍增工程”。

为了吸引更多高层次的人才,宁波将深入实施“3315计划”,建设国际人才智库,完善外国专家服务机制,更大力度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高端团队来我市创业创新。全面实施“泛3315计划”,大力引进集聚信息经济(电子商务)、港航物流、金融创投、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时尚创意、科技服务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在我市创业创新。实施“551”高技能引才集聚计划,大力开展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鼓励本市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在编高层次科技人才到企业创业创新。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创新上,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落实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场租补贴、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支持甬籍学子返乡创业、他乡学子来甬创业、在甬学子留甬创业。支持在甬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办创业创新学院,建立高素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整合利用各类创业培训资源,推进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建设。

培育创业创新“新四军”。重点培育科技人员、海外留学归国者、民营企业家以及“企二代”创业者、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新四军”投身创新创业。支持科技人才创业,通过“人才+项目”等支持模式,扶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或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人才创办科技型企业,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企业家。

探索发展路径

实施小微企业升级加速工程

对小微企业而言,“上规”意味着“蝶变”。迈上这道坡,小微企业不仅能全面提升生产、管理水平,还能获得全新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市完成“小升规”企业数量排在全省前列。

“小升规”是宁波提速小微企业成长的缩影。未来几年,我市将加快实施“小微企业升级加速工程”。

推进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健全服务机制,构建有利于小微企业成长、升级的有效工作机制,营造更加宽松优越的创业创新环境,推进小微企业由“低、散、弱”向“高、精、优”迈进。

小微企业梯队培育进一步加强。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引导、支持和培育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体独资和合伙企业升级为公司,小微企业成长为“规上”和“限上”企业。建立“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长效化机制,促进小微企业提质升级和“专精特新”发展。依托宁波市股权交易中心,加大小微企业股改培育力度,创新小微企业产权机制和治理结构,支持小微企业挂牌上市,增强产业引领和并购整合能力。

推动小微企业业态和模式创新。推动小微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汇聚整合创业创新资源,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经营机制、销售理念创新。深化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应用,大力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制造、营销、物流等高效协同的生产流通一体化新生态。支持小微企业在传统商贸、农产品流通、对外贸易、生活服务等领域开展创业创新试点,培育发展一批以“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群体。

拆除玻璃门弹簧门

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

在企业享受“五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红利后,全市个体工商户也迎来商事制度改革的利好消息。今后,开个小店将彻底告别跑了工商跑税务的时代,办理时间也由原先的3天至5天变为立等可取。商事制度改革是宁波践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一个有力证明。

在助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我市将实施“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首当其冲就是,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企业登记“五证合一”“先照后证”“全程电子化登记”等商事制度改革,简化企业登记流程,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推进全国首批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落实企业简易注销程序,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完善企业年报公示制度,严格落实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等制度。推进“宁波市企业信用网”“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小微企业名录库”的建设。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加强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和交易机制,围绕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明确单位、科研团队、科技人员相应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强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扶持,推动科技成果催生新兴产业,构建科技资源向成果转化集聚的科技计划体系。

完善贸易便利化机制。深化无纸化通关改革,探索“一次申报、分步处置”通关机制和税收征管方式改革,推进监管部门“一站式作业”。推进浙江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提高通关效率。优先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跨境代运营、跨境大数据营销、跨境培训认证、海外仓租赁等服务的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主体的发展,促进跨境贸易生态圈建设。

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预算资金管理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建设。推进市县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逐步实现县级与市级行政审批同权,着力构建市县一体化、扁平化的行政审批体制。全面实施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制度。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