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科技成果转化 打通“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1-09-02 00:03:06来源:

导读 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说到创新,科教大省江苏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聚集地,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呢?7日,省政协委员黄

科技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说到创新,科教大省江苏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聚集地,那么如何更好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呢?7日,省政协委员黄伟、沙敏接受《新华报》全媒体采访,畅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成果转化的风险来自技术创新本身

主持人:据统计,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在20%左右,但真正能产业化的只有5%。这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我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黄伟: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其实是充满风险的,而这种风险也是转化的最大瓶颈。首先,成果转化最大的风险来自技术创新本身。如果技术本身含金量少,产量多,就很难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未来要加快基础研究步伐,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原创性创新甚至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培育、发展、壮大江苏超高附加值产业。江苏要加快构建能够形成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的基础研究体系框架、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第二,我们的技术是否具有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

从实验室到市场,学校和企业必须填补需求的空白

主持人:据调查,90%的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从事R&D和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企业的负责人,对此你怎么看?

沙敏:提高成果转化效率,应该是企业的再创造、再创新。国外重大科技成果往往诞生于企业圈,不是单个企业,而是一群企业。企业要建立开放的合作机制,这是全社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枢纽。

大学和企业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在高校里为了生产核心和颠覆性技术而建造建筑是不够的。要吸引更多企业在高校建立基础技术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联合产业或联合载体。把高校核心技术、理论研究、企业应用研究、用户连接的能量结合起来,共同推动满足用户需求的行动。

主持人:刚才沙总经理给我们讲了一些校企合作的好建议。黄校长,你能从学校的角度谈谈吗?

黄伟:从国内外成功的企业来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海量的需求,有需求的时候才有动力去创新,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站在科技工作者的角度,从市场上找一个话题,现在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用什么技术来实现和制造,如何通过优化和升级现有的技术和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所以我从事了20多年的工作都是来自市场和企业。随着我们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一批中小企业成长起来,支持了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评价我校是一所有特色、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型大学。学校现在出台政策,鼓励教授加快创新成果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70%到90%的利润都奖励给了教授带领的团队,非常优厚的政策让他们拥有超高的知识产权回报。

打破制度“壁垒”,跑赢创新“马拉松”

主持人:大环境对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

黄伟:沙老师讲得很好。我再补充一个观察角度。在一些发达国家,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没有壁垒,这是一个可逆的循环。在我国高校中,企业的人才基本被拒之门外,这主要是由于政策限制和人才评价机制的不同。比如聘请一个在企业长期活跃的技术人员做教授,需要看他最近五年有没有研究论文和专利。在国外,大学和企业之间的互动渠道一直是开放的,尤其是在美国。我在新加坡工作的时候,有几个同事来自美国。他们先是在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然后在企业长期工作,然后转学到大学当教授。

沙敏:这种流动打破了所有的围墙和政策限制。

黄伟:大学教职员工,如果能专心参与R&D,在企业生产,几年后愿意回来,大学的大门还开着。学校很高兴看到这种情况发生,关键是相关的政策约束。随着“精简行政、下放权力、强化监管、完善服务”的深入推进,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得到保障,用人机制将更加灵活。我相信我们正在路上。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