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什么意思】一、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这句话表面上看似矛盾,实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情感。
“已识乾坤大”表达的是对宇宙、人生、历史等宏大事物的深刻认知和理解;而“犹怜草木青”则表现了诗人对微小生命的关注与怜惜。这两者看似对立,却体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万物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即便在面对浩瀚世界时,也不忘关注那些微不足道却充满生命力的事物。
二、核心含义解析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
原文 |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
表面意思 | 虽然已经认识到世界的广大,但仍怜爱草木的青翠 |
深层含义 | 表达了对宏大世界的认知与对细微生命的关怀并存的情感 |
情感基调 | 悲悯、温柔、深沉 |
哲学思想 | 强调“大”与“小”的辩证关系,体现人文关怀 |
文学价值 | 典型的古典诗词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
三、延伸解读
“已识乾坤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在经历世事之后,对人生、社会、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可能带来一种超然的态度,甚至有些冷漠或疏离。然而,“犹怜草木青”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柔软与温情,即使在看透一切之后,依然对自然、生命怀有怜惜之情。
这种情感的对比,正是龚自珍诗歌的一大特色。他既不是完全的理想主义者,也不是彻底的现实主义者,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展现出一种复杂的审美和人生态度。
四、结语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宏大目标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关注身边的细微之美。这种情怀,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