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璧的意思是什么】“连城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它原本指的是价值连城的玉璧,后来被用来比喻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才。在现代语境中,“连城璧”常用来形容极其宝贵的东西,也可以用来赞美某人具有极高的才能或价值。
一、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来源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原意 | 价值连城的玉璧 |
引申义 | 极其珍贵的事物或人才 |
现代用法 | 赞美珍贵之物或优秀人才 |
使用场景 | 文学、演讲、写作等场合 |
二、详细解释
“连城璧”最早出现在《史记》中,讲的是赵国的和氏璧被秦王觊觎的故事。当时,秦王以十五座城池为代价,想要换取这块玉璧。因此,“连城璧”不仅指玉璧本身的价值高,也象征着其在政治、文化上的重要性。
在后世,“连城璧”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来形容极为珍贵、难以替代的事物。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常用“连城璧”来形容一位才华横溢的人才,或是某种稀世珍宝。
此外,这个成语也常用于表达对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评价,强调其不可多得的价值。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他虽出身平凡,却有连城璧之才,终成一代名臣。”
2. 日常表达中:
“这部古籍堪称连城璧,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
3. 赞美人才时:
“她是一位难得的连城璧,值得我们全力支持。”
四、结语
“连城璧”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更是一种对珍贵事物和卓越人才的高度认可。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不再使用玉璧作为衡量标准,但“连城璧”所传达的尊重与珍视之情依然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