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原文及翻译】《苏武传》是《汉书·李广苏建传》中的一部分,讲述了西汉时期使者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始终不屈不挠、忠于国家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苏武的忠诚与坚毅,也反映了当时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复杂关系。
一、
苏武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外交官,奉命出使匈奴,却因匈奴内部政变被扣留。在匈奴的威逼利诱下,苏武始终拒绝投降,坚守气节。他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牧羊十九年,最终得以归汉,成为后世敬仰的忠臣典范。
文章通过苏武的经历,刻画了一个忠贞不屈、意志坚定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士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父亲的功绩而担任官职,兄弟都做了郎官。 |
汉武帝时,以中郎将使匈奴。 | 汉武帝时期,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 |
匈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 匈奴单于刚即位,担心汉朝来袭击,于是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 |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 匈奴就把苏武关进地窖里,不给他吃喝。 |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 苏武躺着吃雪,把毡毛一起吞下去,几天也没死。 |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 匈奴单于更加想让他投降,于是把他迁到北海无人的地方,让他放公羊。 |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 苏武到了北海后,粮食没有送来,他挖野鼠洞,吃草籽充饥。 |
居匈奴十五岁,始得归。 | 在匈奴待了十五年,才得以返回汉朝。 |
时汉连伐匈奴,数通使相窥观。 | 当时汉朝连续攻打匈奴,多次派使者互相观察。 |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苏武在匈奴总共待了十九年,刚出去时正值壮年,回来时头发全白了。 |
三、人物形象分析
- 苏武:忠诚、坚韧、有气节。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 匈奴单于:初期态度强硬,后期逐渐软化,显示出政治上的权谋与策略。
- 汉朝使者:如张胜、常惠等,表现出一定的忠诚与智慧,协助苏武完成使命。
四、历史意义
《苏武传》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记载。它记录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展现了外交斗争中的艰难与忠诚。苏武的事迹被后世广泛传颂,成为“忠君爱国”的象征。
五、结语
《苏武传》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讲述了一个忠臣的传奇人生,更传递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气节、崇尚忠诚的精神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