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成语有哪些】“德”字在汉语中常与道德、品德、德行等含义相关,许多成语中也包含了“德”字,用来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或对个人修养的强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包含“德”字的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含“德”字的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解释 |
德高望重 | 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用于形容年长且受人尊敬的人。 |
德才兼备 | 具有良好的品德和才能,形容一个人全面优秀。 |
德不配位 | 品德与所处的地位不相称,多用于批评某些人地位高但品行差。 |
以德报怨 | 用恩惠回报仇怨,体现宽容大度的品德。 |
仁至义尽 | 对人关怀备至,尽力做到合情合理,常与“德”联系在一起。 |
修齐治平 | 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理想人格和人生目标。 |
德艺双馨 | 品德和技艺都出色,多用于评价艺术家或学者。 |
德隆望尊 | 品德深厚,声望极高,与“德高望重”近义。 |
德薄才疏 | 品德浅薄,才能不足,常用于自谦。 |
以德服人 | 用道德感化他人,强调以理服人而非强迫。 |
二、总结
“德”字在成语中常常承载着对人性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也对现代人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无论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还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德”始终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尊敬的重要标准。
通过了解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丰富语言表达,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德”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