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髻鬟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5-04-23 08:15:12来源:
导读 “髻鬟”一词的拼音是 jì huán。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髻”指古代妇女盘绕在头顶或脑后的发髻,“鬟”则指女子盘结成环形的发髻。因...
“髻鬟”一词的拼音是 jì huán。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髻”指古代妇女盘绕在头顶或脑后的发髻,“鬟”则指女子盘结成环形的发髻。因此,“髻鬟”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精心梳理的发型,具有古典美感。
髻鬟的文化内涵
髻鬟不仅是古代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从先秦到明清,中国历代妇女都十分注重发饰与发型的设计,以彰显身份地位和社会礼仪。例如,在汉代,贵族女子常佩戴华丽的金钗、玉簪来装饰发髻;而唐代则流行高耸的“堕马髻”,展现了开放自信的时代风貌。到了宋明时期,简约典雅成为主流,髻鬟风格趋于自然柔和。
此外,髻鬟还频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诗人笔下表达情感的重要意象。如唐代杜甫《丽人行》中的名句:“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通过描写丽人的髻鬟之美,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总之,“髻鬟”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美,更是传统文化与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它穿越历史长河,至今仍让人感受到那份独特的东方韵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