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君入瓮请的是哪个人】“请君入瓮”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垂拱四年》。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请对方进入瓮中”,比喻用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或者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中。在历史典故中,“请君入瓮”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人物事件。
一、成语出处与背景
“请君入瓮”的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当时的酷吏来俊臣和周兴是著名的审讯专家,他们以严刑峻法著称。有一次,有人告发周兴谋反,武则天便命来俊臣审理此案。
来俊臣为了逼供,问周兴:“犯人不招供怎么办?”周兴说:“可以拿一个大瓮,周围点火,把犯人放在里面。”来俊臣听后,立即命人搬来一个大瓮,点燃炭火,对周兴说:“现在有人告你谋反,我们按照你的方法,请你‘请君入瓮’吧。”
于是,周兴吓得立刻认罪,这就是“请君入瓮”这一成语的由来。
二、总结与表格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请君入瓮 |
| 出处 | 《资治通鉴·唐纪·则天皇后·垂拱四年》 |
| 典故人物 | 周兴 |
| 故事背景 | 周兴被来俊臣以“请君入瓮”的方式逼供 |
| 成语含义 | 比喻用对方的方法来对付对方,或让对方陷入自己设下的圈套 |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自食其果等情境 |
三、结语
“请君入瓮”不仅是一个生动的历史典故,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做人做事要讲求方法和底线,若以恶制恶,最终可能反受其害。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应秉持公平与理性,避免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