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首布的意思是什么】“空首布”是中国古代货币的一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流通的青铜铸币。它在历史研究和钱币收藏中具有重要地位。下面将从定义、特征、历史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空首布的定义
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中原地区使用的一种铜制货币,因其铸造工艺独特,器物顶端呈空心状,故称“空首布”。它是早期金属铸币的重要代表之一,主要流行于晋国、赵国、魏国等中原诸侯国。
二、空首布的主要特征
1. 形状结构
- 呈长方形或弧形,顶部为空心,底部为平底。
- 通常有銎(即空心部分),用于安装木柄,便于携带和使用。
2. 材质与工艺
- 主要由青铜铸造,含铜、锡、铅等金属。
- 铸造工艺较为原始,表面常有铭文或纹饰。
3. 铭文内容
- 多为地名、重量、用途等信息,如“安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