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书燕说全文翻译】“郢书燕说”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一个寓言故事,用来讽刺那些脱离实际、牵强附会地解释经典的人。故事讲述的是楚国有人在京城(郢)写了一封信,寄给燕国的朋友,结果信被误送到了燕国。燕国的一个人看到这封信,却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解释,结果与原意大相径庭。
一、原文内容
>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误而书之于燕,燕相国得之,不知其书也。其人曰:“吾书已至燕矣。”相国曰:“吾得书矣。”其人曰:“书已至燕矣。”相国曰:“吾已得书矣。”于是以书示人,人皆笑之。
二、翻译与总结
中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寓意 |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 | 楚国人有一个给燕国相国写信的人 | 描述事件的背景 |
误而书之于燕 | 误将信写到了燕国 | 信件送达错误 |
燕相国得之,不知其书也 | 燕国的相国收到了这封信,但不知道这是楚国人的信 | 接收者不清楚来源 |
其人曰:“吾书已至燕矣。” | 那个人说:“我的信已经送到燕国了。” | 说话人认为信已送达 |
相国曰:“吾得书矣。” | 相国说:“我已经收到信了。” | 相国以为自己得到了信 |
其人曰:“书已至燕矣。” | 那个人又说:“信已经到燕国了。” | 重复强调信已送达 |
相国曰:“吾已得书矣。” | 相国又说:“我已经得到信了。” | 双方都以为自己对信的理解正确 |
于是以书示人,人皆笑之。 | 于是他把信拿给人看,人们都笑了。 | 结果是荒唐可笑的 |
三、寓意总结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求甚解、凭空猜测、自以为是的人。它指出:
- 信息传递过程中可能出现误解或偏差;
- 即使双方都相信自己是对的,也可能完全背离事实;
- 缺乏沟通和核实,只会导致误会和笑话。
四、延伸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郢书燕说”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
- 在工作中,信息传达不清导致执行偏差;
- 在学术研究中,引用文献时断章取义;
- 在人际交往中,因误解而产生矛盾。
因此,准确沟通、理性分析、尊重事实,是避免“郢书燕说”的关键。
五、结语
“郢书燕说”虽为古代寓言,但其道理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不要只凭主观臆断去理解事物,要注重事实与逻辑。唯有如此,才能避免陷入荒唐的误解之中。